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,昆明传媒学院校园内书香四溢,2025年4月23日下午,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对话在此展开。在学校新视域文化产业学院的精心策划与支持下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冰心散文奖得主叶浅韵应邀莅临,以《纸上故乡:文学如何安放一个人的山河》为题,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人文温度与思想深度的文学盛宴。
分享会伊始,主持人杨德娥老师以“四月的风翻开世界读书日”为引,深情阐述阅读与写作在生命历程中的独特意义,并隆重介绍了主讲嘉宾——云南籍著名作家叶浅韵。
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成员,叶浅韵的文学创作成果丰硕且影响广泛。其作品发表于《人民文学》《十月》《中国作家》《北京文学》《散文海外版》等国家级核心文学期刊,曾获《十月》文学奖、《收获》无界文学奖、冰心散文奖、云南文学艺术奖等多项重要文学奖项,多篇作品入选中学生语文辅导教材、中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库及各类权威文学选本。截至目前,叶浅韵已公开出版《纸上故乡》《寻幽记》等8部个人文集,其创作以兼具诗意与哲思的文字风格,构建了独特的文学精神坐标。值得关注的是,今年4月21日,叶浅韵刚刚被正式聘为 “云南省全民阅读推广人”。
分享会上,叶老师结合自身从业经历,以故乡的意义为切入点,引导大家用文字描绘故乡,鼓励学生们尝试将阅读写作规划到自己的职业生涯里。谈及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,叶老师解构考公考编之外的人生选项,她认为写作并非空中楼阁,它可以从记录心情的“情感树洞”,逐步生长为支撑精神世界的支柱,甚至成为安身立命的职业。在创作方法论层面,叶老师向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技巧,在选择素材方面,她建议更多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,重视日常生活的趣味。
互动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。同学们的提问直击创作痛点,围绕“如何克服写作瓶颈”“如何保持深度阅读”等问题与叶老师展开交流。叶老师以自身经历为例,分享通过“摘抄”来积累创作源泉的写作习惯;对于“碎片化阅读与深度阅读的平衡”,她则推荐采用“主题式阅读法”,在碎片化时间中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。每一次解答都干货满满,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。
阅读不是装饰生活的花瓶,而是照亮生命的火炬。此次活动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与名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,更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“多读书、读好书、善写作”的热潮。正如叶浅韵老师所言,阅读与写作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旅程,愿每一个人都能在文字的海洋中扬帆起航,用笔墨记录生命的绚烂,让心灵在书香中不断丰盈成长。